結果公示,滄州只有一名! 河北省"最美醫生"是她!
日前,滄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一科副主任張東玲被省衛健委、省總工會授予2021年“最美醫護”榮譽稱號。作為河北省滄州市第九批援疆醫療隊隊長的張東玲曾先后兩次援疆,期間還獲得“河北省優秀援疆干部人才”、“河北省‘四好’援疆干部人才”、“滄州市十大新聞人物”、“輪臺縣民族團結進步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為河北省援疆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她的援疆先進事跡也多次被滄州日報,滄州晚報,巴州日報,學習強國平臺等報道。
把愛種在輪臺
滄州市第九批援疆醫療隊領隊、滄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一科副主任張東玲先進事跡
“三年援疆路,一世援疆情”,在援疆干部的心中,援疆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夢想,更是一場考試。張東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援疆人才“舍家報國、忠誠擔當、團結奉獻、創新奮進”的援疆精神,展現了一名優秀援疆醫生的良好形象,為廣大援疆干部人才樹立了榜樣,受到了輪臺縣廣大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張東玲熱愛新疆,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對口援疆的她已經把巴州輪臺縣作為第二故鄉。而原本計劃7月份結束此次援疆工作的張東玲也由于工作出色繼續留在輪臺,開展第三次援疆工作。
情系巴州,二次醫療援疆
2015年8月,張東玲第一次到輪臺縣人民醫院開展援疆工作,在兒科工作了一年半。2016年底,她結束第一次援疆任務回到滄州,但人雖然回來了,心卻留在了輪臺。她經常想念輪臺縣人民醫院那些同事,也放心不下曾經治療過的小患者,更想再見到她資助過的新疆孩子。她經常和曾經的輪臺同事們通電話互相問候,她們也經常打電話向她求助業務問題。為此,大家經常笑稱張東玲就像一名編外的“熱線醫生”。 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張東玲只要接到輪臺打來的電話,都會即刻進入輪臺醫生的身份,認真進行指導。有時,這些問詢的電話經常讓她一陣陣恍惚,仿佛她還在輪臺縣人民醫院的診療室里工作著,張東玲感到了被需要的幸福。
最終,她下定決心再次援疆,在做通了老母親、兒子和丈夫的思想工作后,張東玲向組織提出了二次援疆的申請。2020年4月,張東玲作為滄州市第九批援疆醫療隊的領隊再次進疆,并擔任輪臺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醫者仁心,提供優質服務
在臨床工作中,二次援疆的張東玲依舊用心對待每一位患兒,精心治療,治愈了很多患兒的疾病,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交口稱贊。同時,針對新疆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她還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理論鉆研和業務實踐。作為一名援疆醫生,她始終把“傳幫帶”作為援疆工作的重點之一。每天堅持工作在臨床一線,出門診、教學、查房,親自帶教2名年輕醫生。一年來,張東玲共計完成診療2000余人,兒科急會診35例,疑難病例討論16例,業務培訓32次。每天上午查房時,她都要針對疑難病例,重點提問年輕醫生,鼓勵其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年輕醫生盡快的成長,幫助其理論水平及臨床水平得到了飛速提高,提升“造血”功能。此外,每周還要進行1-2次講座,普及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相關診療規范及新生兒窒息復蘇實操等。
就這樣,在輪臺的每一天,張東玲都是在緊張忙碌中度過的,一天下來,她累得頭重腳輕。雖然工作很忙,但她很開心,因為她付出了真情,也收獲了患兒及家長的感激。
一天,張東玲正在查房,突然接到電話:“張院長,趕快去手術室,搶救新生兒?!彼鹚仝s到手術室,就看見輻射臺上有一名剛娩出的孕29+6周早產維吾爾族嬰兒。此時,這名早產兒全身蒼白,四肢松軟,聽診無呼吸,只有微弱心跳,阿氏評分僅1分鐘1分,生命岌岌可危。在這里,時間就是生命,一場生命的急救在同事的配合下有序拉開:張東玲立即給與清理呼吸道,氣管插管,正壓通氣,胸外按壓,建立靜脈通道,予以腎上腺素,擴容糾酸,改善循環……5分鐘后,經過一系列的搶救措施,寶寶情況出現好轉,有了自主呼吸,心率也恢復了正常。但因醫院條件限制,安全起見,張東玲還是建議轉入上一級醫院。只是,輪臺縣城距庫爾勒市有175公里,路程遠、風險大,為了保證患兒的轉運安全,張東玲感覺自己作為一名援疆醫生責無旁貸。她主動請纓,陪同兒科同事一起進行護送。一路上她和同事輪流給予正壓通氣,看到醫護人員全程對孩子細心密切的醫療照顧,孩子爸爸感動地流淚了,不斷地說著“謝謝!謝謝!”。
恪盡職守,扎實推進醫療援疆
作為一名醫療領隊,張東玲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她第一時間幫助隊員們盡快熟悉輪臺的醫療環境,查找醫療技術上的差距和不足,利用援疆醫療團隊9名成員自身專業優勢,高質量開展臨床工作。全年共計接診病人3600余人,參與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及轉院工作42例,參與科室手術180余例(骨科、產科、外科)。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和各自特長,制定了重點幫帶領域和方向,有計劃地開展了“一對一”幫帶教學和科內講課培訓。每名援疆醫生都親自帶教1-2名年輕醫師,從科室發展、導師帶徒、管理流程以及多學科合作等方面對同科室醫生進行培養與指導。期間,共組織開展科內業務學習講課110余次,有效提高了相應科室醫護人員及實習生的專業理論水平,整體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張東玲不僅主持制定了第九批醫療援疆的三年規劃,還積極溝通、協調推進與優質醫療資源開展技術協作,助力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再提升。4月2日,滄州、輪臺遠程醫療會診平臺正式開通。開通遠程會診系統,利用滄州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當地群眾,在巴州尚屬首例。4月23日,來自滄州的援疆醫生,成功開展了當地第1例心臟冠脈造影及介入手術,這項新技術的開展,填補了輪臺縣心血管介入診療的空白。滄州醫專實習基地創建項目、滄州醫療人才幫扶項目,也均在她的努力下順利完成對接或實施。同時,張東玲還與醫院多次溝通協調,幫助成立心內科中醫科等特色醫療科室。結合輪臺縣人民醫院實際情況,張東玲還提出了很多專業性的意見和建議(比如產科新近開展的無痛分娩技術等),受到了輪臺縣黨委和醫院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大力推動了輪臺縣醫療水平躍上新的臺階。
本著“下沉基層、惠及群眾、送醫下鄉、促進團結”的原則,她帶領援疆醫療隊制定了周密的鄉村義診全覆蓋計劃,利用休息時間有序開展了鄉村義診活動。在兩次援疆工作中,張東玲利用休息時間帶領醫療隊深入到鄉村開展了20多次義診活動,為4000多名基層群眾提供了診療服務,并贈送了價值2萬多元的常用藥品,受到了輪臺百姓的交口稱贊。
資助幫扶,促進民族團結
張東玲積極參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把做好民族團結工作作為自己光榮的責任和使命。在第一次援疆過程中她就資助了一名維吾爾族大學生完成學業并參加工作。迪力夏提·亞森是輪臺縣輪臺鎮亞克巴格村人,2016年9月考入新疆維吾爾醫學??茖W校,他的弟弟小時候因病致殘,全家人的生活很困難。2017年3月的一天,張東玲從一位輪臺朋友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請愛心人士幫助迪力夏提一家的倡議,她詳細了解迪力夏提家的困境后決定資助其完成學業。3年的資助時間里,她每月拿出200元錢,給迪力夏提作為生活費。每到換季的時候,張東玲都會給迪力夏提買衣服。她還經常通過微信和迪力夏提聊天,幫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難題。迪力夏提畢業后,順利進入輪臺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工作。說起張東玲的幫助,迪力夏提感激不已,他說:“張阿姨的資助,不僅解決了我生活中的一些困難,還給我的人生增添了許多色彩。正是因為有張阿姨這樣的好心人幫助我,我才順利大專畢業并參加了工作?,F在,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張阿姨不僅是我學業的資助人,更是我人生的引路者?!?/span>
在滄州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與維吾爾族群眾“結對認親”活動中,張東玲與哈爾巴克鄉卡西比西村的孤寡老人托合提罕·賽杜拉大姐結成了親戚。張東玲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到大姐家探望,噓寒問暖,給她量血壓、測血糖,講解衛生保健知識,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她講解黨的好政策。張東玲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存在大姐的手機里,告訴她平時有事情隨時聯系。每次分別,大姐都緊緊的拉著張東玲的手,攥著不松開,兩個人留著淚互相道別。
張東玲說:“認一門親,結一次緣,留一生情。在輪臺,有了親戚,從此就多了一份牽掛,我會將這份緣分永遠保持下去,爭做民族團結的表率”。
第二次援疆已過,她對新疆這片土地的感情更加深切。最終,經過組織同意和慎重考慮,張東玲開始了她的第三次援疆工作。她說:“我希望再一次把熱情和年華奉獻給輪臺的百姓,為輪臺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踐行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誓言?!?/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