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婦幼|援疆干部人才張東玲先進事跡登上“學習強國”平臺
6月1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報道我院新生兒一科副主任、“四好”援疆干部人才張東玲醫生援疆先進事跡。報道以“河北滄州醫生張東玲再次踏上援疆之路:把愛種在輪臺”為題,從“放不下的牽掛”、“割舍不下的愛”、“彌補永遠的遺憾”和“同事們的知心姐姐”四部分展示了張東玲醫生第二次援疆工作的感人事跡。
“阿姨,我終于見到你啦,謝謝你多年來的幫助?!?/span>
“張大夫,你又回來了,好想你啊?!?/span>
張東玲一到輪臺縣人民醫院,就被熱情的人們包圍。
看著一張張親切的笑臉,張東玲心情激動,時隔3年多,她又一次援疆來到了輪臺,見到了夢中熟悉的場景。
放心不下的牽掛
張東玲是河北省滄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醫生。這是她第二次來輪臺工作。她曾于2015年8月到輪臺縣人民醫院兒科工作,在這里工作了一年半。2020年,49歲的張東玲再次報名參加醫療援疆工作,并擔任滄州市第九批援疆醫療隊9名隊員的領隊。
2020年4月16日,他們踏上了援疆之路。和第一次一樣,她要在新疆巴州輪臺縣人民醫院兒科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爸栽俅蝸磔喤_,是因為回到滄州后再也放不下這里的一切?!睆垨|玲說。她放心不下輪臺縣人民醫院的那些同事,放心不下曾經救助過的輪臺縣的小患者,她更想看看她曾經資助過的新疆孩子。
張東玲從沒想過,她會第二次踏上援疆之路,做出這個決定,是她回到滄州后才慢慢形成的。2016年年底,張東玲結束第一次援疆任務,回到滄州??珊芸焖桶l現,人雖然回來了,可她的心卻留在了那里。
“張大夫,我們這兒來了一個小患者,高燒不退可咋辦?”
“張大夫,一個幼兒突然抽搐,怎么辦?”
那里的同事,經常打來這樣的電話請教。
“別著急,慢慢說?!辈还苁前滋爝€是黑夜,張東玲只要接到這樣的電話,都會恢復輪臺醫生的身份,認真進行指導。
這些電話讓她一陣陣恍惚,她人在滄州,仿佛從未離開過那個地方,始終工作在輪臺縣人民醫院的診療室里。她感到了被需要的幸福。
“孩子怎么樣了,脫離危險了嗎?”隔幾天,張東玲就會打電話問問。她說:“雖然只在那兒工作了一年半,卻與醫院的同事和患者建立了再也割舍不下的感情?!?/span>
割舍不下的愛
“張阿姨,沒想到,咱們竟然成了同事?!毙陆』镒拥狭ο奶嵋姷綇垨|玲激動地說。
到輪臺后,張東玲自行隔離了14天,才正式上崗。5月6日上班第一天,她就見到了小伙子迪力夏提。這是她曾資助的孩子,現在竟然成了她的同事。
迪力夏提家住新疆巴音郭欏蒙古自治州輪臺縣輪臺鎮亞克巴格村,2016年9月考入新疆維吾爾醫學??茖W校。2017年3月的一天,張東玲從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朋友發出的倡議,希望有愛心人士幫助迪力夏提一家。這個家庭里,小兒子因病致殘,大兒子迪力夏提剛考上大專,全家人的生活很困難。
“我看到這個消息后,心揪了一下!”張東玲說。她立即和發微信的朋友取得聯系,并詳細了解了迪力夏提家的困境。她決定資助迪力夏提上學,直到他畢業。那年,張東玲的兒子叢亮剛參加工作,聽說此事后,與母親商量想一起幫助這位遠方的維吾爾族弟弟。母子倆每人每月拿出100元,一直資助迪力夏提完成學業。
將近3年的資助時間里,每到換季的時候,張東玲都會給迪力夏提買衣服。不僅如此,她還經常通過微信和迪力夏提聊天,幫他解決一些難題。
“張阿姨的資助,不僅解決了我生活中的一些困難,還給我的人生增添了更多色彩?!闭f起張東玲的幫助,迪力夏提感激不已。迪力夏提畢業后,順利進入輪臺縣人民醫院工作。
“正是因為有張阿姨這樣的好心人幫助我,我才順利大專畢業并參加了工作,現在,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钡狭ο奶岣袆拥卣f,張東玲是他的資助人,更是他人生的引路者。
彌補永遠的遺憾
再次回到輪臺工作,對張東玲來說是輕車熟路。作為兒科大夫,她一上崗,每天的接診量就能達到60多例。一天下來,她累得頭重腳輕??墒窍掳嗪?,她仍不閑著,利用休息時間寫了許多計劃,并給輪臺縣人民醫院的負責人提出了很多建議,尤其是如何加強幼兒保健。
張東玲說,孩子的事無小事。這都是因為她在輪臺曾有一個遺憾……
那是她第一次援疆發生的事。2015年11月13日,輪臺縣人民醫院收治了一名棄嬰,這名棄嬰因患先天性心臟病而生命危急。為了救治這名棄嬰,張東玲竭盡全力。她與原單位進行遠程會診,并打電話請教內地專家……6天后,這個孩子還是停止了呼吸。
在急救現場,張東玲痛心地哭出了聲?!澳鞘羌z憾的事兒,現在想起來心都酸酸的?!睆垨|玲說,“這次再回輪臺,一定要幫當地醫院把兒科的力量充實起來?!?/span>
到輪臺的每一天,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雖然忙,但她很開心,她付出了真情,也收獲著感激。
“孩子總是肚子疼,不知啥情況?”張東玲剛走進診療室,一位維吾爾族老人就帶著一個10來歲的男孩急急地趕了過來。由于他們不會普通話,張東玲費了很大勁才聽明白。
張東玲了解到,平時孩子也鬧過肚子疼,家人沒有當回事。這幾天,孩子開始發燒,他們才帶孩子來看病??吹胶⒆油纯嗟谋砬?,張東玲覺得不對勁。張東玲請外科大夫來會診,建議給孩子立即做影像檢查。結果,孩子不是當地大夫說的腹膜淋巴結炎,而是闌尾炎穿孔,需要立即手術。由于救治及時,小男孩很快康復了。幾天后,老人再次找到張東玲,一個勁地給她豎大拇指。
同事們的知心姐姐
在9名援疆的滄州隊員中,張東玲的年齡最大,大家住在一起,張東玲就成了他們的“呵護者”。隊員們的生活和工作,她都放在心上,張東玲也成了隊員們心中的“知心姐姐”。
新疆的氣候特別干燥,中午太陽光照特別強烈。雖然大家心里都有準備,但還是有點承受不了。人們全身干燥,皮膚每天都癢癢的。一天涂幾遍保濕乳,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滿嘴起泡、流鼻血……初來新疆,隊員們各種不適。張東玲每天都要囑咐小隊員們,一定要做好防護,保重身體。
從滄州來的這些援疆的醫生大都是80后、90后,有的還沒結婚,有的孩子還在上小學。對家對孩子的牽掛,成了他們在外地的最大心事。
援疆隊員王艷榮是孟村人民醫院的一名大夫,她被安排到輪臺縣人民醫院B超室工作。一上崗,她就忙成了陀螺。連著工作了幾天,王艷榮的腰疼病犯了,趴到床上起不來了。
很多病患聽說B超室來了一位專家,紛紛慕名來做檢查。王艷榮聽說許多病患排隊等她,她更著急了。
張東玲不僅擔心王艷榮的身體,還極力勸慰她,讓她好好休養。
“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一和孩子視頻通話,援疆大夫、肅寧人民醫院的彭少華就忍不住流眼淚。隨即,彭少華擦干眼淚,一轉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作為老大姐,張東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盡力地抽時間陪隊員們聊天,開導他們。
“能再次來到輪臺,利用平生所學救治他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最幸福的一件事?!睆垨|玲說。
來源:學習強國平臺